人们总是对新年充满了希冀,可是从来没有一个春节像2020年这么让人铭心刻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武汉,蔓延全国,全球各地也相继暴发。在武汉抗击疫情的战场上,“风湿人”的身影随处可见。
“疫”不容辞,敢为人先
——黄安斌及其团队
在武汉下达了封城的命令后,因交通管制,科室很多一线人员无法到位,但还有十多名危重患者需要救治。面对此种状况,武汉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黄安斌教授风雨无阻,接送一线值班人员上下班。在疫情期间,部分达到出院标准的患者无法离院,黄安斌教授积极与医务处、江汉区领导多次联系协调,使患者平稳过渡到隔离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常常并发异常免疫反应及一系列炎症风暴,其中不乏有基础风湿免疫病患者,他多次前往医院发热病房及肿瘤中心(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会诊,与患者面对面交流,询问病情,指导治疗,让多名患者转危为安。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本病区多名患者发热,一时间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紧张不已。黄安斌教授果断首先将发热患者单间隔离,并积极联系各方力量,协调安排包括感染科、呼吸科、影像科等在内的多位教授会诊,努力排查,最终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黄安斌教授的带领下,病区划分污染区、缓冲区及清洁区,落实科室每位医护人员学习《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院感染预防措施、武汉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等,同时进行考核,达标后才能上岗。正是因为防护制度的落实到位,整个疫情期间,武汉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创下了在院患者新型冠状病毒“零感染”和科室在外支援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成绩。
黄安斌主委前往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会诊新冠肺炎患者
由于科室多位医护人员支援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肿瘤中心、协和西院、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及方舱医院,本部留守病房人员严重匮乏。为了确保在院患者的医疗安全,黄安斌教授与余立凯教授主动承担科里二线、三线值班任务。他们穿戴着密不透风的N95口罩和防护服,行动不便,常常觉得头晕、乏力、胸闷,但身为五十多岁的资深“风湿人”,他们不顾艰难及自身安危,只是靠在墙上稍作休息,便接着看下一个患者。“一腔热血救患者,十分责任扛肩上”,在关键时刻他们表现出了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余立凯教授指导危重患者的处理
1月26日,武汉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梅春丽医生刚下夜班,就接到医院医务处的紧急通知,去增援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忙碌一天后,她还来不及休息,又接到门诊办公室的紧急通知,去支援本院发热门诊。这期间,她不仅彻夜不眠地对一线医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还协调危重患者及时转入发热门诊留观室进一步救治,同时还要安抚暂时不能收入院患者的紧张情绪,指导了百余名患者的治疗及抢救工作。她说,当看到患者及家属期盼和信任的眼神时,所有的辛苦付出也都值了。
梅春丽医生支援发热门诊二线
武汉协和医院大内科成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击队
在隔离病房,看到曾经的战友变成患者,很多医生和护士都曾偷偷哭过,无力感和恐惧感在医院蔓延。此时,风湿免疫科支部书记杜戎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心理辅导员,积极疏导安抚他们的情绪。她感叹到,这场疫情不只是对白衣战士身体极限的考验,更是对大家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
杜戎书记支援发热隔离病房
在武汉协和医院的各个战场,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发生,宋优、王玮炜、程溪、王成、刘晓晶、梅慧玲、胡慧……这一个个名字的背后都饱含着无私的付出、无畏的勇气,与“疫魔”抗争的日夜,风湿军团的战士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疫”不容辞和敢为人先的精神。
争分夺秒 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信息
——褚爱春
“疫情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仅事关国家是否能全面掌握疫情信息,更关系到患者是否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隔离救助,我们必须带着对生命的敬畏来完成这份工作。”武汉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褚爱春教授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抗疫期间,褚爱春教授被任命为抗击新冠肺炎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医院传染病信息管理组副组长,她团结带领全科人员逆行到岗,日夜奋战。由于长时间高强度地工作,她的身体出现血压升高和心动过速等不适,但她仍坚守在岗位上,从不抱怨,也从未退缩。在工作上,她认真学习上级下达的每一个文件精神,严格贯彻落实,秉承“绝不漏掉一个患者,绝不错报一个病例的理念”,认真切实地抓好每一个细节。由于在抗击疫情中展示了巾帼风采,体现了巾帼担当,3月8日,褚爱春教授被武汉市妇女联合会评为首批“武汉市抗疫巾帼英雄”。
褚爱春教授不分昼夜、准确及时地上报“疫情”卡
向“疫”而行,向毒而战
——何东初
如果说抗击新冠肺炎是一场战“疫”,那么在武汉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何东初教授领导下的科室,就是这场战“疫”中“身经百战”的排头兵。在2003年抗击非典、2015年抗击腺病毒等重大非战争行动中,该科室均奋战在最前线。疫情发生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决定第一时间将中西医结合科临时改为感染二病区,开设30张床位收治患者,截至4月3日,感染二病区共收治102例新冠肺炎患者,97例均已治愈出院。他制定的抗新冠肺炎方案,得到了中央军委首长的高度肯定并推向全军,他四次被央视报道,多次被地方台报道,社会效益显著,对控制此次疫情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作为全军前线救治专家组指导专家,何东初教授不畏艰辛,冒着风险多次外出会诊并参加全军危急重症的治疗方案讨论,他从免疫炎症学的角度,对新方案中一些药物的使用范围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还介绍了“中总救治经验”,树立了“中总形象”。
战“疫”开始后,何东初教授承担了国家重点专项攻关课题,第一时间发表论文3篇,参与编写《新冠肺炎诊疗——湿疫与舌象》(已出版)1部。他用科研指导临床,提高治愈率。3月中旬后,科室积极响应院党委的号召,展开第二战场。针对科室风湿患者,何东初教授牵头组织编写了《疫情期间风湿病患者用药及防护策略》,推荐中医药和相应健身操进行预防,并通过网络向患者介绍,受到了广泛好评。
何东初教授接受央视采访
勇者无畏,斗志昂扬
——周文煜
武汉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武汉市第四医院血液、风湿免疫科主任周文煜教授以身作则,带头参与急诊及发热门诊值班,接诊患者100余人次,指挥部设立隔离点后,又马不停蹄地参与隔离点的医疗工作,期间管理了11个隔离点500余例患者,参与疑难病例会诊100余人次。
周文煜教授参加新冠肺炎疑难病例的会诊
不畏艰难,勇于担当
——尚桂莲
1月22日,武汉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尚桂莲教授被医院任命为发热门诊负责人兼发热门诊临时党支部书记。面对大量的发热患者,为了使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她修改《患者来诊流程》《发热门诊患者信息登记表》及《医务人员诊治流程》。为提高工作效率,最大可能减少患者等待的时间,她将症状、现病史、体格检查、常用检查以及处方都做成了模板,方便接班医生。她设计《重症发热门诊医生交接班本》,要求必须床边交班,并完善交接班本上所有内容,保障了重症患者的医疗安全。作为发热门诊临时党支部书记,尚桂莲教授在工作之余还兼顾医务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她依靠安眠药方能入眠,但看到患者们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她说这些付出不算什么。
尚桂莲教授一直坚守在战“疫”第一线
掏空家底,护佑我城
——镇水清
在武汉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镇水清院长领导下,1月26日起,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先后派出5辆救护车和10名专职司机,24小时运转城区隔离人员,派遣了31名医务人员出征9个隔离点。2月18日,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被咸宁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征用为“无法明确排除新冠肺炎可能发热患者的定点医院”。2月23日,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被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征用为“返咸务工人员CT检测定点医院”。疫情初始,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就组织专家结合咸宁地域特点、生活习惯、当前的节令与疫情,发挥中医药特长,拟订了预防新冠肺炎的“镇氏流感饮”处方,并通过微信公开处方,方便老百姓使用,该条推送短期内点击量达1.4万。抗疫期间,医院为公安民警、消防人员、区防控指挥部、环卫工人以及广大市民提供了300多批次预防新冠肺炎的“镇氏流感饮”(3万余人次),为云南援鄂医疗队专家、汀泗桥镇、区人社局、区医保局、团市委、咸宁义工等单位及城区各隔离点提供预防新冠肺炎中药代煎剂12 000余袋以及中药颗粒剂1100付,广受好评,被咸宁市多家媒体报道。
工作人员在隔离点免费为隔离人员分发预防中药
排万难,坚持一线战疫60天未休
——徐琴
大年三十早上,还在睡梦中的华润武钢总医院风湿免疫科“90后”医生徐琴被姐姐叫醒,说武汉封城了,她的第一反应便是必须尽早赶回武汉参与到抗疫战中去。在当地交警与路过的货车司机的帮助下,她平安返回医院。在一线持续工作近2个月没有回家,直到解除定点医院,她才松了口气,轮休隔离,为之后非新冠患者的工作做好准备。
徐琴在感染科病房
没有不可逾越的寒冬,没有不可战胜的病魔。乌云遮蔽不了太阳,疫情挡不住春天的来临。大疫让我们经受磨砺和锻炼,我们会变得更加坚强、更有担当。疫情让我们更加领悟医生的职责,我们将竭尽全力解除患者的病痛,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上一篇:四海八荒医者心,十里桃花不如你
下一篇:最后一页